自小滿開始全國各地氣溫升高,水濕漸盛,所以在小滿、芒種這兩個節氣,一定要把身體的陽氣養好。因為陽氣與濕氣相互影響,陽氣旺則濕氣弱。陽氣不足則濕氣泛濫。身體的陽氣養好了就不怕濕氣侵擾了。
溫煦心陽
中醫所說的心陽,包括脾陽、腎陽、肝陽等,說的都是“氣”。我們身體里有陰陽二氣,并且兩者在不停的流動、轉換。健康的人二氣是動態平衡的狀態,并與自然界同氣相求。對于冬天陽氣閉藏好的朋友,在小滿時節心陽不虛,就不會出現失眠、心緒不寧的情況;反之則要適當的“補”心陽了。
運用砭術補心陽,使用泗濱砭石按摩砧,在背部的心俞穴進行熱敷,溫度不宜超過40度,每次敷10分鐘左右,每天1次即可。
其次,用泗濱砭石真空負壓拔罐器,在背部的至陽穴、靈臺穴拔罐,室溫罐即可,不需要特意加熱,每次留罐5分鐘左右。
夏季養生重在養心,而養心重在安神??膳宕縻魹I砭石平安扣,調節掛繩長度,使其在雙乳中點的膻中穴位置,起到養心安神、舒緩情緒、緩解心悸的作用。
溫補脾陽
脾主運化,是運化水濕的主要器官。我們常說的“紅豆薏米水”,能夠幫助身體加速排出體內濕氣,但是,紅豆薏米水性質寒涼,對于女性生理期,或者本就陽虛的朋友,是不適合的。
人體的“濕”好比池塘中的水,脾就像抽水泵,而血管則是泵往外排水用到的管子。如想盡快把池塘里的水抽干凈,泵的功率一定是越大越好。而換一個大功率的泵,就是溫補脾陽的過程。溫補脾陽,可用泗濱砭石砧,在中脘、胃俞和脾俞三個穴位熱敷,溫度以自身能接受的最大溫度為宜,操作時要防燙傷,每次熱敷15分鐘,每天一次即可。
適當鍛煉
在泵抽水的過程中,一定要保證往外排水的管道是暢通的,這就是補心陽的過程。最后,如果池塘里的水變少了,那么水泵工作的時間也就少了。而減少“水泵”工作的時間,可以采取適當鍛煉來實現。鍛煉可以微微出汗為度。老年人可以選擇散步類消耗不大的活動;年輕人可慢跑或做適當的力量訓練,不要大汗淋漓。中醫講汗為心之液,大汗傷心,心陽不足對排濕并沒有好處。
最后總結一下,小滿到芒種這個時間段,日常調理除了疏通心經、心包經之外,還要充分養護好陽氣,提升心肺、脾胃的功能,這樣才不怕暑濕,安然度夏。
[進入“砭術基礎”欄目,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]
【標簽:砭術養生 砭石】